食品检验中绿色分析测试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来源: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句谚语很好的诠释了食品安全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的基本需求,而是追求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句谚语很好的诠释了食品安全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的基本需求,而是追求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因此食品安全不仅仅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文明发展。而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类非法食品添加剂也越来越多。例如2008年爆发的三氯氰胺事件,就是因为食品检验技术的落后而引起的。因此作为保障食品质量的食品检验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保障民生方面肩负着更重大的责任与义务。

绿色分析测试技术的意义

绿色分析测试技术具有环保性、准确性和简单实用性的特征,将之应用到食品检验中后,与传统的化学检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绿色检验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顾名思义,绿色分析测试技术是绿色化学的重要部分,主要是将绿色的化学原理应用到食品检测中去,尽量的减少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形成,进而降低对检验员和环境的影响。例如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等,用科学的仪器取代传统的化学检测方法,从而有效降低有害物质的使用。

其次绿色分析检测技术,能够有效保障食品的安全。例如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法,不仅速度比较慢,而且准确度较低。又如传统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则比较繁琐,成本高而且准确度也低。而绿色分析检测技术应用后,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检测方法的繁琐和准确度问题。例如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直接对原样进行无伤害检测,而且操作简单能够单人检测多个指标。

绿色分析测试技术的应用介绍

目前最为常用的绿色分析检测技术,主要有近红外光谱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微流控芯片技术等,本文做主要论述。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介绍与应用。近红外光谱(NIR)是由于分子的非谐振性是分子振动从基态向高能级跃迁时产生的,有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的分子能吸收近红外光。该技术测定的是分子中单个化学键的基频振动的倍频和合频信息,主要是含氢基团。而几乎所有有机会的结合和组成都可以在他们的近红外光谱中找到信号,而且谱图稳定,较容易获取。常规分析方法有透射光谱法和反射光谱法,主要应用于食品品质鉴定、农药残留和污染物监测等领域。

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分析时间短,测试速度快。通常在30秒之内就可以得出分析结果,极大的提高了食品检验的效率。其次测试方法简单。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检验是不限样品的状态,粉末状、液体状、块状的物品都可以检测。而且该技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小。第三个优势是信息量大,针对同一样品可以同时测定多组分,有效的减少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检测成本较低。第四是最为重要的,即是在检测过程和检测后,不会产生化学、生物污染,实现样品的无损分析。正是具有了这么多的优势,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检验、制药、生物医药、石油化工等领域获得快速的发展。

毛细管电泳技术。毛细管电泳是一类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液相分离分析技术。分离模式较多,可以满足多种食品基质所含复杂食品成分的分析。既能够对饮用水进行分析,也可以对基质复杂的肉类产品进行分析;对于产品成分的分析既可以是复杂的大分子,也可以是金属离子。而且在提取分析成分、纯化、衍生等不必严格要求。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分析和测定复杂样品的食品检验中。

毛细管电泳技术的优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该技术具有更高的分离效率和更好的选择性,能够对多个组分的食品样品进行检验。其次食品样品检验前的预处理要求较低,对于提高检测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是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成本低廉而且自动化程度较高。检测中所消耗的仅是几毫升的缓冲溶液。该技术最大的缺点是灵敏度较低,可以采用预浓缩法,提高食品样品的浓度,进而提高CE法的坚持灵敏度。

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又被称为源激发X荧光分析缩写XRF,是一种应用普及、快速的检测分析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外界辐射激发食品样品中的原子,使原子发出特征的X射线(荧光)。在此基础上对特征X射线的能量和强度进行分析,进而确定食品样品中微量元素的种类与含量。由于XRF法可行性高、成本低,现在以成为我国食品检验中的必备方法之一。

与其他发射光谱技术、色谱质谱分析技术相比,XFR法更加方便,检测成本低廉且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检测前也无需对样品进行特别的预处理。最重要的适用范围广泛,主要体现在分析范围,可以检测多种元素与含量。另外对检测环境要求较低,可以直接用于生产线上进行检测。

文章来源:《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网址: http://www.fxcsjsyyq.cn/qikandaodu/2020/1011/344.html



上一篇:绿色分析测试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运用
下一篇: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2010)征文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投稿 |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编辑部|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版面费 |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论文发表 |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